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中医如何治疗肺癌

作者:佚名

一、肺癌

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癌,是原发于各级支气管上皮的常见恶性肿瘤。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我国近2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尤其在城市有明显上升。

咳嗽、胸痛、咯血、胸闷、气急、消瘦及恶病质是其主症。目前肺癌组织学分类按细胞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大体上分为五类: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以鳞状上皮细胞癌最为常见。

本病属中医“肺积”、“痞癖”、“咳嗽”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胃和肾。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肺气阴不足,邪毒乘虚犯肺,以致肺气宣降失司,传布津液功能失职,津液凝聚成痰,痰气交阻,久则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阻于肺络,遂结聚成块,形成癌瘤。癌瘤生成后,更加阻滞气机,加重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如此恶性循环,病情益重。手术治疗造成肺的正常功能减退,气阴不足之虚象较重。如施行化疗或放疗,不但引起局部刺激,造成疼痛、肿胀、坏死,还可损伤人体正气,引起脾胃功能障碍,或引起肺之气阴的进一步耗伤。

(一)辨证施治

现将临床常用辨证分型及治疗介绍如下:

1.阴虚内热

[辨证要点]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胸痛气短,或低热盗汗,或心烦不眠,口干便燥,舌红或绛,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解毒抗癌。

[方药]生地15g,百合15g,麦门冬15g,南北沙参各30g,川贝母10g,知母15g,半枝莲30g,石见穿20g,生鳖甲15g,白花蛇舌草30g,鱼腥草30g。

2.气血瘀滞

[辨证要点]咳嗽不畅,气急胸痛如锥刺,痰中带血丝,喘憋不得卧,大便秘结,失眠唇暗,舌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桃仁10g,杏仁10g,桔梗10g,枳壳10g,丹参15g,三棱10g,莪术10g,元胡10g,白芍10g,五灵脂10g,穿山甲10g,石见穿30g,紫草15g,白花蛇舌草30g。

3.痰湿蕴肺

[辨证要点]咳重痰多,胸闷气短,呕恶纳呆,神疲乏力,腹胀便溏,四肢沉重,或头重如裹,舌胖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化痰,解毒散结。

[方药]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0g,半夏10g,陈皮10g,制南星10g,前胡10g,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猫爪草30g,龙葵30g,马兜铃1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生麦芽15g。

4.肺肾两虚

[辨证要点]咳嗽气短,动则喘促,咳痰无力,胸闷憋气,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身倦乏力,肢凉畏寒,自汗,便溏,舌淡而胖,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无力。

[治法]润肺化痰,温补肾阳。

[方药]熟地12g,麦冬15g,山药10g,五味子10g,党参10g,破故纸10g,仙茅10g,肉桂6g,川贝母12g,白僵蚕15g,蜂房5g,夏枯草15g。

5.随证加减根据肺癌病人主症,在上述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如兼有下述症状时,可酌情选用下列药物:

(1)咳嗽痰多者,加前胡、杏仁、紫菀、川贝母、半夏、青礞石;咳吐黄痰者,加桑白皮、胆南星、黄芩、海蛤壳、天竺黄、淡竹沥、鱼腥草;喘咳甚者,加炙苏子、紫菀、蛤蚧。

(2)痰中带血或咯血者,加仙鹤草、黛蛤散、三七粉、生地榆、白及、云南白药、侧柏叶、白茅根。

(3)自汗气短,加生芪、人参、冬虫夏草、浮小麦、五味子、煅龙牡、山萸肉等。

(4)胸痛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蒲黄、全蝎。

(5)胸水者,加葶苈子、龙葵、商陆、水红花子、桑白皮、车前子(草)。

(6)低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竹叶;高热者,加生石膏、寒水石、知母、牛黄、紫雪丹。

(7)有肿块者,加山慈菇、海藻、生牡蛎、小金丹、夏枯草、西黄丸;淋巴结转移者,加夏枯草、白僵蚕、炮山甲、土贝母等。

6.手术前后,放化疗期间的中医辨证治疗(1)术前治疗以扶正培本,清热解毒为主,药物组成:麦门冬、沙参、金银花、枇杷叶、桔梗、竹茹各10g,茯苓12g,太子参、猪苓、黄芪各15g,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0g,川贝、紫菀各9g,水煎服。

(2)术后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为主,药物组成:沙参、石斛、枇杷叶、白芍、川贝、杏仁、百部各10g,西洋参6g(冲服),太子参、猪苓、茯苓、生黄芪、麦门冬各15g,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各20g。

(3)放疗期间多表现为燥热伤阴之证,应以益气养阴,润燥解毒为主,首选:沙参、麦门冬、石斛、枇把叶、百部各10g,百合、玉竹、猪苓、茯苓各15g,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20g。恶心呕吐明显者,可选温胆汤、旋覆代赭汤;血象下降明显,宜补气血,益肝肾,方选四物汤加二至丸,或当归补血汤加二仙汤。

(二)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野葡萄根60g,煎水代茶,频服。

(2)蒲公英30g,垂盆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

(3)梅花点舌丹:每次2粒,每日3次,服3个月为一疗程。

2.针灸疗法针灸具有双向的免疫调节作用。体针常取肺俞、风门、膻中、尺泽、中府、肾俞、列缺、内关、足三里,咳嗽、咳痰者加取丰隆、天突;耳穴取肺、心、大肠、肾上腺、内分泌、胸等,用王不留行籽贴敷,连续贴5d,休息2d,再贴第2个疗程。

3.饮食疗法肺癌气喘、咳嗽可选择萝卜、枇杷果或生梨,咯血者可选藕、香杏、无花果或白及炖燕窝等配合治疗。以下两方可煮食常服:

(1)薏米汤:薏苡苡仁30g,糯米或粳米30g,煮食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肿之功。

(2)薏仁粥:薏苡仁100g,莲子30枚(去心),粳米100g,白糖适量,煮食,具有健脾益胃,补肺益肾,养心安神之功。

4.气功疗法肺癌病人可练功,如十二段锦、二十四节气坐功、郭林新气功等,并可练习太极拳。

(三)预防与调护

预防应提倡戒烟,改善环境卫生,调畅情志,调节饮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劳动保护,并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对高危人群(长期吸烟,慢性咳嗽,有家族史,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石棉等)要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旦确诊为肺癌,病人应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增强信心,以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抗病能力的增强。饮食宜进丰富而易消化的高营养品,多食新鲜蔬菜,避免辛辣、肥腻之品。生活应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戒除烟酒,适当练习各种气功。

中医的肺癌有哪些类型?中医如何治疗肺癌?

中医的肺癌有哪些类型?

1、肺脾气虚证:久咳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

2、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

3、气滞血瘀证:咳嗽气短而不爽,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痞块疼痛拒按,唇暗。舌紫暗或有瘀血斑、苔薄。

4、痰热阻肺证:痰多咳重,痰黄黏稠,气憋胸闷,发热。舌质红,苔黄腻或黄。

5、气阴两虚证:咳嗽有痰或无痰,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时有心悸。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有齿痕。

中医如何治疗肺癌?

“益气养阴”是中医扶正的方法,“化痰利湿”是中医祛邪的方法,“软坚散结”和“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另一种祛邪方法。

在患者初期,中医治疗以“祛邪”为主,因为患者正气尚未虚,中期则是“扶正祛邪”。局部和整体治疗相结合,不仅能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疗效,而且能稳定病灶,改善症状。

晚期患者以虚损为主。这时候治疗要以“扶正”为主。以扶正培本、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基础的内服汤剂,加上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可稳定肿瘤病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从而达到“带瘤生存”。

此外,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肺癌患者的饮食也需要注意。

肺癌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为原则。尽量吃清淡爽口的食物或者一些酸性食物,有开胃的作用。可以适当增加猪肉、牛肉和深色果蔬的摄入,如菠菜、油菜、西红柿、南瓜等,补充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要注意补充动物肝脏、肉类蛋白质等有益补气生血的食物。同时也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枣、黑木耳等,有助于改善血象。

中医治疗肺癌

你好,以下是肺癌的中医的辩证治疗:

1.气血瘀滞

症状:咳嗽不畅,胸闷气憋,胸痛有定处,如锥如刺,或痰血暗红,口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脉细弦或细涩。

治法: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本方用四物汤调血行瘀,合桃仁、红花、丹皮、香附、延胡索等通络活血,行气止痛。若重复咯血,血色暗红者加蒲黄、藕节、仙鹤草、三七、茜草根祛瘀止血;瘀滞化热,暗伤气津见日子、舌燥者加沙参、天花粉、生地、玄参、知母等清热养阴生津;食少、乏力、气短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2.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咯痰,气憋,痰质稠粘,痰白或黄白相兼,胸闷胸痛,纳呆便塘,神疲倦力,舌质暗,苔白黄腻或黄厚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祛痰,健脾燥湿。

方药: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理气燥湿化痰,合栝蒌薤白半夏汤以助行气祛痰,宽胸散结之功。若见胸腔胀闷、喘咳较甚者,可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行水;痰郁化热,痰黄稠粘难出者,加海蛤壳、鱼腥草、金荞麦根、黄芩清化痰热;胸痛甚,且瘀象显着者,加郁金、川芎、延胡索行瘀止痛;神疲纳呆者,加西党参、白术、鸡内金健脾助运。

3.阴虚毒热

症状: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咯血不止,胸痛,心烦寐差,低热盗汗,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口渴,大便于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或数大。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方顶用沙参、王竹、麦冬、甘草、桑叶、天花粉、生扁豆养阴清热;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清热解毒散结。若见咯血不止,可选加生地、白茅根、仙鹤草、茜根、参三七凉血止血;大便干结加栝蒌、桃仁润燥通便;低热盗汗加地骨皮、白薇、五味子育阴清热敛汗。

4.气阴两虚

症状:咳嗽痰少,或痰稀而粘,咳声低弱,气短端促,神疲倦力,面色白,形瘦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少饮,舌质红或淡,脉纤细。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本方用党参补肺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补肺津,三药合用,奏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气虚症象显着者加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等益气补肺健脾;偏于阴虚者加北沙参、天冬、玄参、百合等养阴增液;咯痰晦气,痰少而粘者加贝母、栝蒌、杏仁等清肺化痰。若肺肾同病,由阴损阳,呈现阳气偏虚者,可加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等温补肾阳。上述证候中,如兼并有上腔静脉压榨综合征,呈现面子、胸上部青紫水肿,声响沙哑,头痛晕眩,呼吸艰难,乃至昏倒的严峻症状,严峻者可在短期内逝世。中医医治从瘀血、水肿论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可使局部病人缓解。常用丹方如通窍活血汤、五苓散、五皮饮、真武汤等。压榨症状较轻者,可在辨证施治方药中,酌加葶苈子、猪苓、生麻黄、益母草等清肺除塞,活血利水。在肺癌的长时间临床研讨过程中,已筛选出一些较常用的抗癌中药,如清热解毒类药:鱼腥草、龙葵、白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蚤休、山豆根、蒲公英、农吉利、石上柏、野菊花、金荞麦、石见穿等;化痰散结类药:夏枯草、山慈菇、土贝母、土茯苓、黄药子、栝蒌、贝母、南星、半夏、杏仁、百部、马兜铃、山海螺、菝葜、守宫、干蟾皮等;活血止血类药:乳香、没药、桃仁、地榆、大黄、穿山甲、三棱、莪术、泽兰、水红花子、威灵仙、紫草、延胡索、郁金、苏木、白屈菜、徐长卿、露蜂房、三七等;攻逐水饮类药:葶苈子、大戟、芫花、商陆、车前子、猪苓、泽泻等。上述这些具有抗癌效果的药物,可在辨证论治的根底上,连系肺癌的具体状况,酌情选用。

以上就是关于肺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肺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AI生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酷软下载站 |游饭天堂 |100免费软件下载安装入口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