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白芨药用与功效作用及禁忌
白芨,又名天山雪莲,是杜仲科的常绿小灌木,主要生长于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其根部可入药,有较长的历史使用记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白芨药用与功效作用及禁忌。
白芨的根部是其主要的药用部分。据《本草纲目》记载,白芨的性味甘、平,归肺、脾、胃经。主要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白芨具有补肺止咳、化痰消症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疾病。
白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痈疮、疔疮、痈肿等疾病。
白芨能够补脾健胃,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按照《本草纲目》的记载,白芨的用法用量为:
将白芨根剁碎,用清水煎汤后饮用。一般每次用量为9-15克,一日3次。
可将白芨研成细末,冲入开水中饮用,或将其加入膳食中,也可以外用制成药膏、乳酪等治疗疮疡等外伤。
白芨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但是也有一些禁忌事项需要注意,具体如下:
白芨性质温和,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宜使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
白芨属于温补类药物,因此脾胃虚寒者忌用,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任何药品都不可过量使用,因为过量使用会导致药品的毒性加重,从而加重病情或者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总之,白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避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AI生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