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文章正文

急性咽峡炎是什么

作者:佚名

目录 1 概述2 疾病名称3 英文名称4 咽峡炎的别名5 分类6 ICD号7 流行病学8 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因9 发病机制 9.1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9.2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acute follicular tonsillitis)9.3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acute lacunar tonsillitis) 10 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 10.1 全身症状10.2 局部症状 11 诊断要点12 急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12.1 局部并发病12.2 全身并发症 12.2.1 急性关节炎12.2.2 风湿热12.2.3 循环系统疾病12.2.4 急性肾炎12.2.5 其它 13 实验室检查14 辅助检查15 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15.1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诊断15.2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16 鉴别诊断17 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 17.1 抗生素应用17.2 局部治疗17.3 一般治疗17.4 中医治疗 17.4.1 方剂17.4.2 针灸 18 预后19 急性扁桃体炎的预防20 相关药品21 参考资料附: 1 治疗咽峡炎的穴位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急性扁桃体炎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急性扁桃体炎 已经自动替换为 咽峡炎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咽峡炎(acute tonsillitis)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也称为急性腭扁桃体炎,往往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急性咽炎。通常所称“急性扁桃体炎”(angina),多为本病的同义词,但“急性扁桃体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全部或部分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后者指急性腭扁桃体炎。

咽峡炎为病症名。指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急性炎症。祖国医学称举病为“乳蛾”。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1]。

中医称腭扁桃体为“乳蛾”或“喉蛾”,咽峡炎则为“喉蛾胀”或“蛾风”。

2 疾病名称

咽峡炎

3 英文名称

acute tonsillitis

4 咽峡炎的别名

急性腭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喉蛾胀;蛾风

5 分类

耳鼻喉 >咽及颌面疾病

6 ICD号

J03

7 流行病学

咽峡炎是一种极常见的咽部疾病。多见于10~30岁的青少年,50岁以上、3~4岁以下患者较少见。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多见。

8 咽峡炎的病因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咽峡炎的主要致病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亦较多见。近年来,还发现有厌氧菌感菌感染病例。

上述病原体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及扁桃体内而不会致病,当某些因素使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方能侵入体内,或原有细菌大量繁殖而致病。而受凉、潮湿、疲劳过度、烟酒过度、有害气体等均可为诱因。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咽峡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咽峡炎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食物或直接接触而传染,故有传染性。

9 发病机制

咽峡炎一般分为3类:

9.1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acute catarrhal tonsillitis)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多为病毒(腺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病变较轻;扁桃体表面黏膜充血,为急性炎症表现,黏膜完整,无明显渗出物。

9.2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acute follicular tonsillitis)

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病患扁桃体充血、肿胀。其黏膜下,出现较多大小一致的圆形黄白色点状化脓滤泡。而有的淋巴滤泡内只有白细胞增多。这些化脓的淋巴滤泡一般不隆起于扁桃体表面,但可透过黏膜表层窥见。这些散在的黏膜下脓泡均分布于各个隐窝开口之间。

9.3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acute lacunar tonsillitis)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病患扁桃体充血肿胀,隐窝内有由脱落上皮细胞、纤维蛋白、白细胞及细菌等组成的豆渣样物,且可逐渐增多,可从隐窝开口溢出,有时互相连成一片形似假膜,易于拭去。

也有将急性腭扁桃体炎分为2类者,即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后者从病理上看已包括了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2种类型。

10 咽峡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3型扁桃体炎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只是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较轻。就诊断和治疗而言,咽峡炎可分为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两种。

10.1 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①起病较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②头痛,食欲差,疲乏无力,腰背及四肢酸痛。可有便秘。③小儿患者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10.2 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为主要症状:

①咽痛:为咽峡炎的主要症状。初起多为一侧咽痛,继可发展至对侧。吞咽或咳嗽时咽痛加重。疼痛较剧者可致吞咽困难。也可引起耳部放射痛,此乃经迷走神经耳支或舌咽神经鼓室支反射所致。

②可表现为言语含糊不清,系软腭运动障碍引起。

③若炎症向鼻咽部发展,波及咽鼓管,则可出现耳闷、耳鸣及耳痛症状,有时还可引起听力下降。

④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体肿大较显著,在幼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

检查:

①患者呈急性病容,面色潮红,高热,不愿说话或畏痛而惧怕做吞咽动作。口臭,伸舌时见有舌苔。

②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严重。

③腭扁桃体肿大,在其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滤泡(脓泡),或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可连成一片形似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不易出血。

④下颌角淋巴结肿大,且有明显压痛。有时因疼痛而感转头不便。

⑤血液学检验: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增多。

上述症状及检查所见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人症状较轻,儿童症状较重。

11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要点:①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病毒感檠,常有过劳受凉等诱因,多见于青少年。②突然高热、咽痛,常放射至耳部,剧痛者有吞咽困堆,全身酸痛不适。③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扁桃体肿大,隐窝开口处有黄白色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④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胭计数增多。⑤排除猩红热、溃疡膜性急性扁桃体炎、咽白喉等病。[1]

12 咽峡炎的并发症

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往往大于咽峡炎本身,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其并发症已明显减少。可分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两类。

12.1 局部并发病

局部并发病较容易引起,为急性炎症直接侵犯邻近组织所致。

(1)颈深部感染:最常见者为扁桃体周脓肿,也可引起咽后脓肿及咽旁脓肿等。

(2)咽峡炎向上蔓延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向下可引起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可引起肺炎,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性静脉炎等。

12.2 全身并发症

目前一般认为,全身并发症的发生与各个靶器官对链球菌所产生的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12.2.1 (1)急性关节炎

常侵犯肩、肘及膝关节,小关节受累较少。受累关节运动时感疼痛,仅当并发风湿性关节炎时方出现关节肿胀。

12.2.2 (2)风湿热

其症状常在咽峡炎发作后1~3周出现,有时也可发生于急性炎症期间。

12.2.3 (3)循环系统疾病

可引起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全心脏炎。在咽峡炎后出现风湿热者,心脏并发症尤为多见。

12.2.4 (4)急性肾炎

可引起急性肾炎,多在咽峡炎后2~3周出现症状。另外,还可并发急性尿道炎、急性睾丸炎及附睾炎等。

12.2.5 (5)其它

还可引起脓毒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及急性胆囊炎等。

13 实验室检查

咽峡炎时,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常增多,有核左移现象。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查明病原微生物和选用抗生素。尿常规可出现暂时性蛋白尿。脓液涂片多为链球菌。因扁桃体慢性炎症的存在,隐窝内细菌毒素不断吸收,扁桃体可成为引起其他全身疾病的病灶。必要时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

14 辅助检查

对疑有肺部感染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病例,应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

15 咽峡炎的诊断

咽峡炎一般都具有典型之临床表现,故不难诊断。血、尿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咽拭子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对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其重要意义。须注意与咽白喉、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溃疡膜性急性扁桃体炎、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粒性白细胞缺乏症及淋巴白血病等相鉴别。

咽峡炎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15.1 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炎症只侵及扁桃体黏膜及其表浅组织,全身和局部症状均较轻。很少并发病。此病属多发病,但常被忽视,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易鉴别,多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上也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同:

①急性发病。

②有咽痛、低热和其他轻度全身症状。

③扁桃体和(或)舌腭弓表面黏膜充血肿胀,其实质无明显肿大,表面无渗出物。

④常伴有鼻腔、鼻咽部与喉部的黏膜炎症。

15.2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局部及全身症状较重,可引发严重并发症。依据②⑤⑥条来诊断。

①起病急(潜伏期3~4天)或突然发病。

②发热:高热、寒战,体温上升可达38~40℃或更高。体温过高者可发生抽搐。

③急性热病容:面颊部潮红,口臭,舌有厚白苔。

④全身症状:头痛、颈背和四肢酸痛,食欲缺乏,便秘。

⑤咽痛:剧烈,常可放射至耳部。

⑥扁桃体表现:扁桃体肿大,周围充血,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或片状假膜,但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不留出血创面。如扁桃体实质内有化脓病变,可在黏膜下显现出黄白色突起。

⑦末梢血象:白细胞达10×109/L~1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高。

⑧可能发生的局部并发症:急性颈、颌下淋巴结炎或化脓;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腺样体化脓性炎症;急性卡他性、化脓性中耳炎;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咽侧间隙感染;咽后脓肿、咽旁脓肿;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性静脉炎,颈动脉破裂大出血;急性鼻窦炎;急性喉炎等以及全身性并发症;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急性骨髓炎。

16 鉴别诊断

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樊尚急性扁桃体炎与全身疾病引起的咽部病变的鉴别诊断见表1。

17 咽峡炎的治疗17.1 抗生素应用

(1)首选青霉素,注射前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用法用量:

①成人:肌注,每日80万~200万U,分1~3次给药。静注,每日200万~600万U,分2次给药。

②小儿:肌注,按体重2.5万U/kg,每12小时1次给药。静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U/kg,分2次给药。

(2)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用法用量:

①成人:静注,每日1~2g,分2~4次滴注。

②小儿:静注,每日按体重20~40mg/kg。分2~4次滴注。

17.2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有含漱液、含片或喷剂,如复方硼砂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华素片、草珊瑚含片、银黄含片、西瓜霜喷剂等。

17.3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质或软食。高热时,服用退热止痛剂。便秘者可服牛黄解毒片,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消肿镇痛作用。

药物成分:牛黄、雄黄、大黄、黄芩、冰片、石膏、桔梗、甘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片,每日2~3次。孕妇禁用。

17.4 中医治疗17.4.1 方剂

咽峡炎属表、热、实证,外感风火,内有痰热,聚结咽喉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消肿。银花9g,山豆根9g,板蓝根9g,淡芩6g,焦山枝6g,象贝母9g,生地12g,大连翘6g,生石膏15g,芦根15g,薄荷叶6g(后下)。

凡恶寒、高热、脉浮、无汗者可用甘桔汤(甘草、桔梗、银花、马勃)或麻杏石甘汤。

凡高热、无恶寒、口干,舌燥、脉数而浮者可用甘露饮(天冬、麦冬、生地、石斛、茯苓、楷杷叶、茵陈、甘草、熟地、枳壳)。

按病情辨证施治,2~3天后,可获一定效果。

17.4.2 针灸

针灸治疗:取双侧商阳、少商,用三棱针放血;配针刺合谷、外关、内庭等穴。用泻法,留针10~20分钟。同时嘱患者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1]

18 预后

咽峡炎经过适当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19 咽峡炎的预防

咽峡炎为一常见的疾病、影响工作、劳动及学习,且易发生并发症,应以增强抵抗力,预防为主。

20 相关药品

什么是咽峡炎?

咽峡炎指的是发生在咽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

咽峡,是指咽部垂直面的一个环形结构。上面为悬雍垂与双侧软腭游离缘,下面为舌根,左右面为腭舌弓、腭咽弓,这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称为咽峡。咽峡炎可由细菌、病毒及其他病菌引起,表现为咽痛、咽干、异物感、疱疹、溃疡等,与急性扁桃体炎症状类似。

扩展资料:

专家指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大多是由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此外,埃可病毒与肠病毒EV71也可引起此病,多发生在一岁到七岁的儿童。

儿童一起玩耍时容易互相传染,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此病从发烧,长疱疹,再到破溃结痂大概5—7天。大部分患儿正常情况下可以自愈。

对此,张宇和解释:“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病情若发展严重时,孩子会出现频繁呕吐、呼吸急促、咳嗽加剧、口唇苍白、手脚冰凉、惊厥、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这可能出现如脑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家长要马上送患儿到医院救治,否则容易有生命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本站-咽峡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暑假到了家长要小心孩子传染疱疹性咽峡炎

急性咽炎是什么病啊?

急性咽炎又称急性咽峡炎,指病变局限在口咽部的急性炎症。所谓咽峡部系是指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前弓,形如入喉的要道口,称为咽峡部。急性咽炎实际上包括细菌性、病毒性两种。从症状来看都有咽红、充血、水肿、咽痛等,但是病毒性咽炎(又叫疱疹性咽炎)咽部有疱疹出现,查血象白血球不升高或反而降低,细菌性感染性咽炎则没有疱疹,血象升高。治疗:病因治疗,细菌性用抗菌素,病毒性咽炎如有继发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滑继发感染的因病毒无特效药,以品药治疗为主。

另外还有一种咽炎其表现也是急性咽炎的表现,但却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白血病好发咽部急性炎病,甚至溃疡,这需要通驼血液学的检查来确诊。

什么是小儿急性咽峡炎的

您好

咽峡炎,是发生在咽峡部位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咽峡,是指咽部垂直面的一个环形结构。上面为悬雍垂与双侧软腭游离缘,下面为舌根,左右面为腭舌弓、腭咽弓,这四面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环状狭窄部分,称为咽峡。咽峡炎可由细菌、病毒及其他病菌引起,表现为咽痛、咽干、异物感、疱疹、溃疡等,与急性扁桃体炎症状类似。

小儿咽峡炎多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初期,患儿常可有头痛、高热、流口水、发热等状似感冒的症状,口腔检查可见咽峡充血,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浅灰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白色溃疡后,疱疹与溃疡可同时存在。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不需使用抗生素。可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或板兰根冲剂等。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以上就是关于咽峡炎简介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咽峡炎简介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AI生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酷软下载站 |游饭天堂 |100免费软件下载安装入口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