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猫眼草,中药名。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esula L.[Euphorbia lunulata Bunge]的全草。别名猫儿眼《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河北中药手册》。全草入药。
味苦,性微寒。入肺、膀胱、肝经。具有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之功效。主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全草长20-40cm。茎呈圆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基部呈紫红色,具纵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无柄,叶片狭长形,易脱落往往皱缩,长2.5-5cm,宽2-3mm。茎上部的分枝处有的叶轮生。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多歧聚伞花序,基部的叶状苞片呈半月形至三角状肾形。蒴果三棱状卵圆形,光滑,气特异,味淡。
猫眼草和猫耳草是一种植物,学名十萼茄,作用是可以食用。单叶互生,上部的叶常二枚聚生,一大一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5厘米,宽1-4厘来,两面被毛,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稍钝圆;
将叶揉烂后放在开水中片刻即有红色线条出现,稍久,水全部变红,故名“红丝线”。秋冬开紫红色花,聚伞花序有1对卵形叶状苞片,内有花3朵,通常仅中央1朵发育;
花萼短小,花冠管枝极细长,中部以上二唇形,上唇菱状卵形,下唇窄长方形,先端3裂;雄蕊2,与花柱近等长。果棒状,2室,成熟时纵裂。种子4,扁球形。花期5~8月,果期7~11月。
扩展资料:
生于荒野山坡,山谷林下,沟边水边阴湿处。
对温度适应能力较强,其根茎宿存越冬,能耐-15℃低温。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低于15℃时生长缓慢,高于20℃时生长加快。在20℃-30℃时,只要水肥适宜,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对土壤的要求不十分严格,除过砂、过黏、酸碱度过重以及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外,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以砂质壤土、冲积土为好。土壤酸碱度以pH值为6-7.5为宜。
猫眼草 (毛眼草)
别 名:耳叶大戟、打碗花、猫耳眼
药品类别:中草药
[药物] 为植物大戟科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 Bge.的全草。产于辽宁、吉林、新疆、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猫眼草长什么样子?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请问猫眼草长什么样子?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AI生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