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 > 文章正文

药酒的益处有哪些

作者:佚名

“酒为白药之长”,在祖国医学中,药与酒的关系相当密切,因为酒是中药炮制最常见的辅料,在中医药中常常作为药引、配伍使用。在中医看来,酒本身也是一种药物,有畅通血脉、散瘀活血、祛风散寒、消冷积、医胃寒、健脾胃、提精神和引药上行、助药之力等功效。将药物浸泡于酒中,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目的是利用酒的辛温行散之性,活络通经。

由此可见,将药与酒制成药酒,不仅可以增强药力,降低药物挥发成分的损失,还有针对性强、制作保存方便、便于患者饮用等益处。

药酒适合哪些病症

中医告诫大家:少喝为酒,多喝是药。自古以来,我国中医就将药酒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中,巧妙地“以药之功,借酒之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或是病后辅助治疗与康复的目的。根据酒的功效特点,药酒更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诸症,一般用于阴寒症、虚损症和日久难愈的慢性疾病。“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药酒的功效也各不相同。简而言之,药酒主要有3大功效。”李海松教授谈道。

1.舒经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某些药酒具有补肾、强筋、壮骨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如人们熟知的致中和五加皮酒、白河木瓜酒、国公酒等。

2.滋补强身、延缓衰老

某些药酒具有调整脏腑机能、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等功效,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五味子酒等。

3.祛风散邪

酒乃热性之物,可帮助驱散体内寒气,达到祛除体内风寒湿邪的目的。

药酒虽好,却不宜贪杯

明代李时珍明确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失精,生痰动火。”可见,药酒虽好也不能贪杯。李海松教授认为,一般来说,每次饮用药酒不能超过50毫升即一两,以25~30毫升为宜。半个月到一个月为一疗程。年老体弱者服用药酒时,剂量要酌情减少。

药酒,其性温热,故秋末与冬季最适宜服用。春季阳热上升之时与盛夏季节一般不宜服用,或只宜少量服用。药酒若是以黄酒浸泡而成的,则以温服(用热水浸温)为好,以利药效发挥。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AI生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最近更新 | 网站地图 天气预报网| 传悦私服网| 酷软下载站 |游饭天堂 |100免费软件下载安装入口

CopyRight 2022 www.wany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万药健康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oolse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