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苦地丁与紫花地丁的区别表现在品种、外形、花朵、果实等,其中苦地丁是罂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50厘米,其花朵呈现淡紫色或者粉红色,而紫花地丁是堇菜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14厘米。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哪些不同 1、品种不同
苦地丁与紫花地丁的品种不同,其中苦地丁是属于罂粟科堇菜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江苏、内蒙古、陕西等地均有分布,而紫花地丁是属于堇菜科堇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等地区。
2、外形不同
苦地丁与紫花地丁的外形不同,其中苦地丁的茎叶呈现灰绿色,高度为10-50厘米,其基生叶长度可达8厘米,形状为长椭圆形,而紫花地丁的根茎呈现淡褐色,高度为4-14厘米,其叶片为三角状卵形,整体呈现莲座状。
3、花朵不同
苦地丁与紫花地丁的花朵不同,其中苦地丁花朵呈现总状花序,颜色为粉红色或者淡紫色,而紫花地丁的花朵中等大小,颜色为紫色或者淡紫色,部分呈现白色,且带有紫色条纹,其花果期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9月中旬。
4、果实不同
苦地丁与紫花地丁的果实不同,其中苦地丁的果实为椭圆形,长度为1.5-2厘米,其种子直径约为4毫米,边缘具有小凹点,而紫花地丁的果实呈现长圆形,长度为5-12毫米,其种子呈现卵球形,长度可达1.8毫米。
荠菜、苦菜、马齿苋、折耳根、香椿等。1、荠菜:在北方农村,春天最早出来的野菜便是荠菜,富含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2、苦菜:苦菜又名苦丁菜、苦定菜、无香菜、蛇虫菜等,只要温度适宜四季均可生长,不过以春季生长的苦菜口感和营养价值为佳。
春天常见的野菜有荠菜、苦菜、马齿苋、折耳根、香椿等。
1、荠菜:在北方农村,春天最早出来的野菜便是荠菜,富含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
2、苦菜:苦菜又名苦丁菜、苦定菜、无香菜、蛇虫菜等,只要温度适宜四季均可生长,不过以春季生长的苦菜口感和营养价值为佳。
3、马齿苋:马齿苋又名五行草、长命菜、马蜂菜、蚂蚱菜等,我国南北各地均可见。
4、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是云南、四川地带盛产的野菜,别名猪鼻拱。这种野菜生长能力特别强,总是割了又长,生生不息。因为这种野菜有鱼腥味,便被勾践命名为鱼腥草。
5、香椿:香椿芽是香椿树的嫩芽,也叫作山椿、香椿头。香椿芽以谷雨前为佳,应吃早、吃鲜、吃嫩,谷雨后,其纤维老化,口感乏味,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香椿芽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紫花地丁有4种,分别是苦地丁、竹叶地丁、龙胆地丁、甜地丁。
1、苦地丁
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夏季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切段。
2、竹叶地丁
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全草或根。夏、秋间采集,洗净晒干。色灰黄,梗细,叶小薄如竹叶。
3、龙胆地丁
为植物华南龙胆带花的全草。多干燥皱缩成不规则团块,根部土黄色。用热水浸软,摊开观察:茎自基部丛生,多数,紫红色,顶端具淡紫色或淡土黄绿色的钟状花。
4、甜地丁
为植物米口袋或小米口袋的根或带根的全草。主根呈纺锤形、长锥形或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3~6毫米。表面红棕色至土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多少扭曲,或有残存的支根及须根,皮孔横生,稍突起,呈点线状,色稍深。
紫花地丁的中国分布和生长习性
中国分布:紫花地丁在中国分布于甘肃、安徽、江西、陕西、福建、海南、四川、湖北、吉林、浙江、重庆、黑龙江、山西、广东、辽宁、山东、云南、宁夏、贵州、河北、内蒙古、广西、台湾、河南、江苏等地。
生长习性:紫花地丁常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在庭园较湿润处常形成小群落。23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喜阳光充足,也耐阴。10紫花地丁对土质要求不高,任何土质都能生长,对肥水条件要求也不高,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
以上就是关于甜地丁种子什么时候播种全部的内容,如果想了解甜地丁种子什么时候播种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AI生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